028-85563888
造化鐘神秀 詩畫滿巴渠 || 集團董事長參訪達州日報社“515藝術創窟”
2021-10-08
3896
來源:景茂集團
齊鑒江山織錦繡;
共賞詩意滿達州。
10月2日下午,集團董事長熊正寬先生應邀參訪了達州日報社所打造的文化旅游項目——“515藝術創窟”。達州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何南觀攜報社相關領導對熊董事長一行的到訪進行了真摯歡迎及熱情接待。
在何社長等人的陪同下,熊董事長一行對“515藝術創窟”內的各大美術展館、藝術家工作室等進行了參觀走訪。參訪過程中,大家都被處處迎面撲來的濃厚藝術氛圍深深感染,對景區的秀美風景及藝術家們的華麗作品紛紛稱贊不已。熊董事長對“515藝術創窟”的成功打造表達了充分肯定及高度贊揚。他表示,作為一名達州人,他為家鄉有這樣的一個藝術寶地而深感自豪驕傲。相信在家鄉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在達州日報社的不懈努力下,“515藝術創窟”在未來一定會被打造的越來越有特色,越來越有名氣。而他自己作為一名從巴渠大地走出的企業家,也愿意同所有人一道,為家鄉建設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愿與大家一同將“515藝術創窟”變成一張達州最為亮眼的文化名片,不斷將燦爛厚重的巴渠文化發揚光大,將歷久彌堅的達州精神、紅色文化傳播的更為深遠。
“515藝術創窟”地處達州仙女洞風景區內,是由達州日報社在通川區羅江鎮打造的集藝術創作、藝術培訓、藝術展陳和文創孵化、學術交流于一體的文創產業園區,“國際風范”藝術高地。仙女洞景區原地名又稱“長耳峽”,坐落在達城近郊羅江場鎮的背后,與張愛萍將軍“神劍園”一步之遙,距達州市主城區11公里。景區面積約115畝,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兩山一水的狹長地帶上。據了解,“515藝術創窟”得名于其前身——代號為515的一個國防戰備要地。由于天然的地理優勢,在上世紀60年代初,時任國防科工委領導的張愛萍將軍親自部署,將這里作為國防軍工炸藥的一個存放基地,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軍隊搬走后重新將仙女洞移交給當地,后交由達州日報社開發使用。
《達州日報》是中共達州市委機關報,1951年7月1日創刊,原為《通川報》、《通川日報》,2001年1月1日隨達州市的建立而更名為《達州日報》,原國防部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報名?!哆_州日報》自創刊以來,一直高揚時代旗幟,不斷推動社會進步,是達州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文化教育部門,基層黨組織及廣大人民群眾學習,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主流媒體,已成為川東北地區新聞、政治、經濟、文化、信息、傳播中心。
達州市日報社為充分開展實施轉型探索,于2017年組建了工作組,并成立了達州市爾雅傳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投資7400萬元,強勢打造占地115畝的“515藝術創窟”,大力推行文化強市戰略。該項目先后被納入四川省重點文化項目、達州市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名錄。項目內容包括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洞窟美術館、藝術家創作基地、經典作品展陳館、青少年美術教育培訓基地、國際藝術展覽交流平臺等,兼具藝術商業活動及旅游、休閑等功能。
經過4年多的努力建設,目前“515藝術創窟”已建成主體1、2、3、4號展覽館,樟園接待中心,一期藝術家工作室8套,藝術家短期駐留工作室10套,基本具備了開展各類藝術展覽及交流活動的條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仙女洞至神劍園二期的連接道路也已打通,將兩個景區有機融匯貫通,為游人參觀游覽提供了便利。同時景區的自然景觀也打造一新,基礎設施亦不斷完善,場館布展精致上檔次。
筆走龍蛇,紙藏錦繡;
以文育人,精神永續!
“515藝術創窟”的成功打造,深刻體現了達州日報社除了積極履行“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的本職使命外,還及時響應了國家號召,深入踐行與實施了鄉村振興戰略,同時還為紅色文化教育及革命老區的精神傳承做出了巨大貢獻。路雖漫漫而修遠,必將上下而求索!未來,四川景茂集團在董事長熊正寬先生的帶領下,將積極助力達州日報社,堅定在達州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同各方一道,將“515藝術創窟”打造的更為成功與知名,進一步促進達州文化藝術的繁榮,努力將達州市——這一個有著悠遠歷史和燦爛巴文化文明的山水之城建設的更加和諧、美好!
網站導航 SITE NAVIGATION
聯系我們
地址:成都市高新區天府大道北段1700號環球中心W1區 2129
028-85563888
微信公眾號WE CHAT NUMBER
?Copyright 2009-2014 版權所有 四川景茂集團 蜀ICP備09024134號-1 成都網站建設:成都思樂科技